印象中最热闹、最有味道的要数农村年。农村的新年像似一壶醇香老酒,越品越香。亲戚朋友相互走动,大街小巷风俗依旧,乡里乡亲情浓酒香,老少爷们凑到一起,无论是打打扑克,还是开几句玩笑,憨厚而真诚,你说我笑好不快活。
在农村,年隆重而热烈。忙活一年了,只有这时候人们才停下所有农活,在家享受一年的收获。外出打工的兄弟姐妹们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抽出时间,匆匆忙忙赶回来与亲人团聚。
临近年前,最让人高兴的是赶集。家家户户都去置办年货,过去是推着大车小车,后来慢慢变成了骑自行车,现在基本上都骑摩托车、开拖拉机去赶集。集市上大摊小摊摆满街市,吃的、穿的、玩的、用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,集市上人头攒动,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
为迎接新年,农村的家庭妇女们很早就开始忙碌了。她们要打扫自家的房子,清理自家的院子,甚至连门前都要垫上一层薄薄的河沙,显得特别干净。每天,你都可能看到街坊邻居的婶子、大娘忙着烙煎饼、做豆腐、蒸馒头、煎丸子、煮猪头肉等等。总之,家家户户都在做几乎相同的事情。
当然,男人也不闲着。年前,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祖坟上填土。长辈带着家庭的男性成员,呼啦啦一大帮,带上几个好菜和一瓶老酒,放在坟前的黄纸上念念有词,之后烧一些纸钱,放一挂鞭炮,在平辈或晚辈的坟前,长者作揖,晚辈磕头,以示对已逝亲人的祭奠。
从除夕早上开始,乡村即充满了新年的喜庆。大人小孩都忙着挂灯笼、放鞭炮、贴对联。大红的福字贴在自家正屋,小福字贴在瓦罐和粮缸上,就连大型家具上也都沾染了福气。但是,在农村天黑之前,小孩子是不准乱走的。
除夕夜也是农村幸福之夜、团圆之夜、开心之夜。全家人围坐一起亲亲热热,吃着丰盛的年夜饭。这时候,即使孩子再淘气,也绝对不允许打的,因为一年开头一切都要一个好兆头,这时孩子就是快乐的活宝,也是老人庇护的对象。零点钟声敲响了,小小的山村即刻变成沸腾的海洋,家家户户开始吃饺子放鞭炮,由于每家吃饭时间不同,村子里的鞭炮声总是接二连三,一直持续到天亮。
大年初一开始,农村就变成了祝福的天堂。天还蒙蒙亮,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。一个家族当中,年长的长辈要带着家族分支所有晚辈,认真做好两件事情。第一,要到村子所有过年“请假”(山东农村有过年守灵的习惯,凡过逝的人,三年内逢过年,家族不准贴对联,他们还要把灵位请到自家堂屋摆上贡品,接受同族或异族的祭拜)的人家或磕头、作揖以示抚慰。所到之处,大人小孩呼啦跪倒一片,人们不在乎地上是否有尘土,起来之后用手抚弄一下,一切显得那么从容和自然。第二,是给长辈磕头,大家来到非常尊敬的长辈面前,也许话语不多:“过年了,我们给你磕头了!”然后,大人小孩跪地就磕。此时表达的就是一种尊敬,听的就是长辈们开心的笑声。
农村过年最开心的要数那些不大不小的淘孩子。他们三五一群在村子里追逐玩耍。有的在门前把鞭炮拆开,一个个比着放,再就是在河边、水渠边炸薄冰。一声声鞭炮,一声声欢笑,幸福的笑脸荡漾着天真无邪。
走出家乡已经十几年了,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城镇,虽然条件要比农村好,但是城镇的年味在渐渐淡化,每当回到家乡或是回想起农村过年的情景,总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。
农村年是一杯醇香的老酒,丰厚积淀里珍存着原始的礼节;农村年是亲情的海洋,亲戚套亲戚的现实里传承着友爱和质朴;农村年是真诚和祝福的家园,平素日子里攒着的情谊在年里更显得至真至诚。我的农村啊我的老家,那里有我的小伙伴,那里有我父母亲啊,那里的饭菜最可口,那里亲情最浓厚。
新春就来了,真的好想回农村过个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