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懂作文实例一
纵观这历史长河,江山代有才人出;回览这时间洪流,才人却总遭难磨。读他们的文章、品他们的故事,用眼去观看、用心去欣赏,读懂之时,却不免泪湿青衫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”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长叹!说起屈原,有多少人不禁摇头惋惜。多年苦读《试卷》,深究诗理,终创《楚辞》。如果是生在大唐盛世,必定是如李白一般的“谪仙人”,但怎奈何生于春秋乱世,怎奈何报于昏庸之君。“长叹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忧。”当我读到这句诗时,不免轻声叹息,不由得质问上天为何待屈原如此不平。生于乱世、效于昏君,却依然坚持对故土的那份守候。有时我不禁暗想:屈原是以何种心情投江的呢?直到读到“举世皆浊唯我独清,举世皆醉唯我独醒”时,我才懂得那种心情――那种对天下欲弃而不可弃、对君王欲离而不可离、对尘世欲留却不能留的心酸、失望。
“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”当宋朝众学者读这句词时,应当不免惊叹“词竟可以这样写”吧。仅仅十七岁的李清照便名满京城,在这一时期的她词律清新婉转,透着一股小家碧玉的风范。但怎奈朝代更替、国都破毁,整个天下 “国不国,家不家”。而李清照的家庭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殃及,被迫迁居,丈夫更是死于沙场。在大悲之后,李清照晚年的词作便成了“雁过也,正伤心”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这一风格的转变,谁又能明了李清照经历了多少悲欢、多少离合。“这次的,怎一个愁字了得?”读懂之后,不免悲凉。
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”被誉为“两宋之后,仅此一人而已”的纳兰性德,又是在多少苦难之后,才写出这种哀婉怅惘的词作。本为志在必得的殿试,却因病而失,多年寒窗、几载苦读,为的就是一鸣惊人,却偏偏事与愿违,过去的一切化为泡影。“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”天下之大,可有一处可容他?故园之广,可有一处可成他?读懂其诗词时,便不免暗暗为其鸣不平。他不过是在这凡尘里走了一遭,享尽繁华,也看尽颓败,冷观红尘,来了又走。“家家争唱《饮水集》,纳兰心事几人知?”纳兰容若的心事,可有人知……
如果可以,我宁可没有这些流芳千古的诗词,也要还他们一个快意潇洒的人生。文人的诗词,最难是读懂,最悲是读懂,最不愿的,亦是读懂……
读懂作文实例二
人生,就像厚厚的一本书,集中包含了各种酸甜苦辣、喜怒哀乐、成功或挫折、前进或后退……真的是应有尽有,无所不能。当然,这些被我们称为“精神财富”的东西,都是从我们的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,不断丰富和积累,直至我们手中。所以,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索,每当我们长大一岁,这本书也要翻过一页,而前一页的“营养”,则会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,提高自身的素养……自然,古人也不例外……
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还记得当年的“诗豪”刘禹锡吗?它当时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,于是,他被贬到安徽和洲当了一名通判,原本他可以住三间房子,可是那可恶的和洲知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以他被贬而来的理由竟连续三次刁难他,一连多次搬家,最后就只能住在一间破旧的小茅屋里,只能容下一张床,一张桌,一把椅,到处生满了野草、青苔,还有蛇虫出没。但刘禹锡非但没有怨言,反而乐观接受,承认现实,以他那博大的胸怀和高洁傲岸的情操,命运未将他击垮,反倒是在这简陋的茅屋中,完成了他的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”
那一刻,刘禹锡读懂了什么是安贫乐道。
同样还是在唐朝,还记得著名的豪放派“诗仙”李白吗?李白一生追求官仕,只渴望有当大官,但唐玄宗没有发现他的远大政治抱负,只是看他的诗文水平,让他在翰林院当了一个宫廷诗人,给当时的太平盛世以及皇帝写一下赞扬的诗罢了,或起草诏书之类的事情。可心怀远大理想的李白怎能甘心?于是,生性狂妄的李白在一次酒席后以唐玄宗要诗的理由要高力士拖鞋,写诗时又要杨贵妃给他磨墨。长此以往,朝中权贵无法容忍他,慢慢地唐玄宗也疏远他了,李白只好辞官回家,又开始了漫游山水间的生活。李白一生好饮酒,每次喝醉了,就要“发疯”,即兴吟诗,也不管他人能否接受,所以它就越来越狂,越狂越喝,在这样的的状态下完成了他的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!”
那一刻,李白读懂了什么是豪放不羁。
把目光缩回到近代,还记得被誉为“儿童文学家”的冰心吗?当年夏天的一夜雷雨促使那一池莲花开放,而心情正烦闷的冰心在屋檐下躲雨时,除了看见茫茫的白色雨幕外,还更清楚地看到了那池莲花中有一张荷叶正迎着雨珠,勇敢地侧下身来,挡住了一朵含苞欲放、婷婷玉立的娇嫩嫩的红莲。这让冰心十分感动,烦闷的心情也瞬间消散了,它感受到了“爱”的力量。这也完成了她的“心中的雨点来了,除了你,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?”
那一刻,冰心读懂了什么是母爱情深。
人生这本书,浸润着各种酸甜苦辣,书写着各种喜怒哀乐,更是传承着祖辈的精神知识。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,我们要尽力读懂一些道理,体会一些祖辈的情感。其实,读懂是我们在体验他人情感的一种“反馈”。哦,说到这里,我似乎也读懂了些什么……